上海交大研究团队提出并论证了mRNA m5C修饰的“分子错误”观点
来源:网络 2025-02-02 14:39
该研究通过基于自然选择理论推导和RNA修饰组测序数据的分析,对m5C修饰存在的广泛性、进化保守性、以及功能性进行深入研究,用一系列证据论证了m5C修饰的“分子错误”假说。
近日,上海交通大学Bio-X研究院胥川团队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(IF=11)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“Most m5C modifications in mammalian mRNAs are nonadaptive”。该研究通过基于自然选择理论推导和RNA修饰组测序数据的分析,对m5C修饰存在的广泛性、进化保守性、以及功能性进行深入研究,用一系列证据论证了m5C修饰的“分子错误”假说。
RNA m5C修饰是指RNA中胞嘧啶碱基的第5位碳上添加一个甲基的现象。它是一种广泛存在的RNA修饰,在mRNA和非编码RNA中都有检测到。尽管已有部分报道称m5C修饰在调节一些生物过程中具有功能,但尚不清楚在mRNA上大多数观察到的m5C修饰是否具有功能。
为此,本研究分析了哺乳动物多个组织或发育阶段的mRNA修饰数据,通过对m5C位点和非甲基化的C位点的对比,发现:1) m5C修饰率在人和小鼠组织中分别低至0.006% 和 0.002%;2) m5C修饰率与C碱基数在各物种组织中均呈强负相关;3) 同一物种内大多数基因的m5C修饰率与C碱基数在组织间呈现负相关;4) 基因不同区域 (包括5'-UTR, CDS和3'-UTR) 的m5C修饰位点及其cis-elements都没有更高的保守性。5) 经过推测,超过80%的m5C修饰是非适应性的。这些发现表明mRNA m5C修饰大部分是非适应性的,主要应源自于修饰机器的错误运行,符合“分子错误”理论。此外,作者还提出和讨论了发掘适应性m5C修饰及其基因的新方法,也讨论了为什么分子错误可以存在的原因。
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“来源:生物谷”或“来源:bioon”的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资料,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。非经授权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,须注明“来源:生物谷”。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,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。